慧松禪佛彩墨藝廊 -- 羅漢
正在加載......
 慧松禪佛彩墨藝廊 進階搜尋
 
首頁 加入最愛 查看購物車 結帳 留言板 facebook yahoo
 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加入會員
分類清單

羅漢    首頁 > 釋道畫
 
 

羅漢二字原是佛家語,是梵語阿羅漢(Arhan)的省稱,字義有三,即殺賊、不生、應供,殺賊是指殺死內心的煩惱賊,不生是指不受生死果報,應供義即應受人天供養。羅漢也是大小乘佛教的果位名,在小乘聲聞四果是指,初果斯陀洹,二果須陀含,三果阿那含,四果阿羅漢。

阿羅漢既是聲聞四果的極果,是佛弟子中修為最高的階段。那是具備四智、八解脫,又有三明六通的法力。三明是指宿命明、天眼明、漏盡明。六通是指天眼通、天耳通、知他心通、宿命通、身如意通、漏盡通等。因羅漢具有人所不能的神通。抽象的宗教涵義,反映在具體的形象,羅漢像便成了佛弟子、高僧、祖師等共同的造形,即光頭無髮無冠,身著僧服無裝飾。但具有神通,能變化,能祈雨,壽命很長等的特性。

在明清時代的大叢林佛寺,其大雄寶殿往往供奉十八羅漢像,而且每位均有梵文名字,那是源於唐玄奘大師所譯的《法住記》一書所載,內容大意是,釋迦牟尼佛將要涅槃時,將佛法囑付給十六位大阿羅漢,要他們永住在世,不要離開人間,既保護虔誠的信仰人,也將大法永遠流傳下去。釋迦所囑付的弟子,原只十六人,但後世訛傳成為十八人。

佛教徒修行圓滿達到能引導眾生向善德行的神仙人物,讓它們永住世間弘揚佛法,稱為羅漢。原有十六羅漢,後來清朝乾隆皇帝增加降龍及伏虎兩羅漢,演變成十八羅漢。

資料來源
http://ssyg.myweb.hinet.net/introduce_building_11_1.htm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推薦親友 友善列印
慧松禪佛彩墨藝廊
圖片版權有所